红色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以茅盾《蚀》中的“时代女性”为例
《发挥社会科学作用 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2017年期 杨爱芹; 下载(151)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茅盾在日本的创作
- 近日读20世纪20年代茅盾流亡日本时期创作的作品和有关史料,忽然发现,有些现象很耐人寻味。比如,一个人风风光光、顺风顺水时,恐怕也是一事无成的时候;而一个人受到排挤、四...[详细]
- 《国际人才交流》2020年02期
- 新世纪以来茅盾研究著作评析
- 有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茅盾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90年代的"下滑",到2000年前后"跌入低谷",新世纪20年依然"相对沉寂"。这种看法实则似是而非、轻率武断。通过详...[详细]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
- 普实克的茅盾研究
- 普实克是欧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拓荒者、著名的汉学家,也是茅盾研究的先行者,其茅盾研究颇有洞见。他对茅盾作品"史诗"与"抒情"辩证的概括,具有"文学史家"的眼光,其茅盾研究...[详细]
-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2020年00期
- 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评《...
- 《茅盾研究年鉴(2014—2015)》是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编撰的"茅盾研究丛书"之一,是继《茅盾研究年鉴(2012—2013)》之后的又一部...[详细]
- 《名作欣赏》2019年11期
- 茅盾研究点滴谈
- 从1950年代起,茅盾研究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镇,拥有一批知名的学者,产生过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著。1980年代成立的茅盾研究会也曾是诸多学者踊跃参加的学会,人数多达...[详细]
- 《当代文坛》2018年04期
- 茅盾手稿管窥
- 如果说茅盾小说建构了一个"中西文化"融合而成的现实主义文学世界,那么存世的数百万字茅盾手稿则构成了一个书写风格鲜明的中国书法文化宝库。笔者曾于2015年发表了《论茅盾...[详细]
- 《小说评论》2017年01期
- “茅盾抵沪一百周年纪念暨第...
- 在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之际,由中国茅盾研究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茅盾抵沪一百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全国茅盾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8月5~6日在上...[详细]
- 《探索与争鸣》2016年11期
- 茅盾抵沪百周年纪念暨全国第...
- 2016年8月5日至6日,由中国茅盾研究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茅盾抵沪百周年纪念暨全国第十届茅盾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详细]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4期
- 新发现的有关茅盾的几则史料
- 一、在商务印书馆的史料2016年是茅盾诞辰120周年,也是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00周年。2015年8月,我从茅盾故乡桐乡市档案馆保存的茅盾档案中,发现了两份茅盾在上海商务印...[详细]
- 《新文学史料》2016年03期
- 从“多维透视”中寻求新拓展...
- 《新世纪语境下茅盾的多维透视》站在新世纪高度,全面系统地综论了茅盾的人格建构、艺术成就、学术贡献、作品改编,以及茅盾文学奖研究等相关话题,从多个维度,全面系统地触及...[详细]
- 《名作欣赏》2016年29期
- 中外茅盾研究的比较
- 受研究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学术传统方面的差异影响,中国学术界的茅盾研究和英语世界的茅盾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结论等方面都自有其特点,但...[详细]
-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年02期